来源:壹财信
来源:壹财信
作者:白羽
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贝泰妮")创业板上市于7月31日已进入问询阶段。贝泰妮此次携手国信证券,拟发行新股不超过6,360万股,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15.02%。
创造了爆款品牌实现业绩高速增长的贝泰妮备受瞩目,但其身后也不乏诸多问题:关联交易、保荐人受处罚、环评单位查无此人、依赖外协加工但卫生不合格,尤其是募投项目逆势扩充产能或难消化、资金充足却重复补流等更值得关注。
签字保荐人受到处罚
外协厂家卫生不合格
贝泰妮此次IPO,其招股书中的签字保荐代表人为国信证券的楼瑜与王东晖,而王东晖近期则因为在其他项目中未勤勉尽责刚刚受到了证监会的处罚。
据证监会4月10日发布的《关于对傅毅清、王东晖采取监管谈话措施的决定》,就职于国信证券的保荐人傅毅清、王东晖在担任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保荐代表人过程中未勤勉尽责,对发行人合同执行、应收票据兑付等情况核查不充分,上述行为违反了《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二人均被采取监管谈话措施。
尚不知道保荐代表人受罚会不会影响到贝泰妮的IPO进程。此外,环评文件编制单位或也闹出了"乌龙"。
贝泰妮的募投项目之一"中央工厂新基地建设项目"的环评文件中显示,贝泰妮委托了云南滇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滇为科技")承担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但无论是企信网、信用中国等官方平台,还是其他公开信息平台,能够查询到多家与滇为科技名称相近的企业,但唯独滇为科技查询不到任何信息。
而环评文件也与招股书出现了矛盾。环评文件中显示"中央工厂新基地建设项目"建设期为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共计18个月;但招股书中表示该项目资金将分三年投入,从资金明细中的"固定资产建设"投入可见项目建设将花费3年,建设期比环评文件多出一倍。即使将环评中建设期2020年6月-12月算作第一年,2021年算作第二年,招股书与环评建设期依旧差了一年。
而报告期内,贝泰妮的外协厂商因卫生不合格被查处,或影响到自家产品的品质。
据招股书,报告期内,贝泰妮通过委托加工模式生产产品的成本占当期生产的全部产品比例分别为73.93%、71.04%、74.09%,委托加工模式是其主要的生产模式。
主要外协厂商也呈现集中模式。报告期内,贝泰妮向前五大外协厂商采购加工服务合计占外协加工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00.00%、100.00%、99.60%。
其中,韵斐诗化妆品(上海)有限公司连续三年均位列前五大外协厂商,为贝泰妮提供面膜、乳液等委托加工服务。2019年10月16日,该供应商因不符合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违反《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遭上海市奉贤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生产厂家卫生不合格或影响到产品的品质。
资金充足仍重复补流
产能低下却逆势扩张
贝泰妮此次IPO的募投项目也值得关注,资金充裕仍重复补流,产能利用率低下产品新增产能能否消化都将是关注焦点。
贝泰妮此次IPO拟募集153,469.01万元资金投入到以下四个项目当中。
其中,将补充营运资金30,000.00万元,而中央工厂新基地建设项目中另有5,768.61万元铺底流动资金,营销渠道及品牌建设项目中也仅营销推广费就高达61,129.53万元,其募投项目的合理性或值得商榷。
而纵观贝泰妮的财务状况,无论是现金流还是偿债能力均表现不错,公司似乎也并不缺钱,而重复补充流动资金似有圈钱嫌疑。
报告期内,贝泰妮的业绩表现良好,2017-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9,804.42万元、124,049.02万元、194,374.55万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5,540.56万元、26,292.29万元、41,306.13万元。
而负债和偿债方面,贝泰妮的资产负债率逐年下降且最近一个报告期低于行业均值,偿债能力逐年优化基本不逊色于同行业上市公司。
(截图来自招股书)现金流方面更是"钱包鼓鼓"。报告期内,贝泰妮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20,244.25万元、10,219.68万元、51,492.32万元;各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分别为26,292.31万元、25,114.61万元、52,723.24万元;2018、2019年还分红了2.2亿元。
对于募集项目是否合理还要看项目未来能否带来足够的收益,但是产能利用率低下仍扩产,新增产能如何消化也成为大问题。
贝泰妮的主要产品化妆品分为护肤品与彩妆,在报告期内该部分收入占比均超八成;而应用于微创术后造成屏障受损皮肤的保护和护理的医疗器械产品则为次要产品,2017-2019年业务收入金额分别为9,253.31万元、13,657.00万元、19,046.17万元,呈增长趋势。
但是,报告期内医疗器械的产能利用率虽也逐年上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分别为42.12%、52.75%、65.88%,产能利用率明显不足。
在贝泰妮拟投资43,840.92万元的募投项目"中央工厂新基地建设项目"中,计划新增3条生产线,包括2条化妆品生产线(1条膏霜生产线、1条水剂生产线)及1条医疗器械生产线。
据招股书,中央工厂新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完成并全部达产后每年将新增产能4,500万支(万盒),但并未具体区分化妆品与医疗器械分别新增产能的数据。对比报告期内医疗器械已有产能分别为492.80万支(万盒)、539.00万支(万盒)、539.00万支(万盒),不知该医疗器械生产线新增的产能在现有产能利用率低下的情况下又如何消化?
扫二维码 3分钟开户 稳抓创业板大行情!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