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保”彻底火了!保费几十块,保额上百万,不限职业、不限年龄、全民线上投保,紧密衔接基本医保,还有当地政府背书。
9月1日,广西省“惠桂保”和广西“桂林惠民保”同日发布。至此,全国范围内共有10省26城落地了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下称“惠民保”),且主要集中在2020年。国寿财险、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产险等大型保险公司,以及东吴人寿、国富人寿等地方性中小保险公司均有参与竞逐。
多名受访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惠民保贴合了“健康险+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健康中国战略”的大趋势,疫情下老百姓对医疗保障需求的激增也成为惠民保类项目加速落地的“催化剂”。
但问题也同样存在,比如,再保公司参与较少,赔穿概率大;深圳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经营五年来,长期亏损;和百万医疗险存在一定冲突等。
26城落地“惠民保”
《国际金融报》记者据公开信息统计发现,从2015年,深圳首次推出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至今,一共有10个省26城落地了惠民保类项目,其中近9成集中在2020年推出。
具体如下:
1. 广东省6城:广州、深圳、佛山、珠海、惠州、东莞
2. 浙江省5城:杭州、宁波、温州、嘉兴、台州
3. 江苏省4城:南京、苏州、连云港、盐城
4. 四川省2城:成都、德阳
5. 福建省2城:福州、厦门
6. 贵州省2城:贵阳、遵义
7. 湖南省1城:长沙
8. 安徽省1城:芜湖
9. 海南省全省:全省城乡居民
10. 广西省全省:全省城乡居民、桂林
承保的保险公司主要分两类:一类是老七家大公司,主要包括他们旗下的养老险公司、财险公司、健康公司、互联网公司,比如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产险、国寿财险、平安养老、太平养老、平安健康;另一类是有地方股东背景的中小公司,比如承保苏州“苏惠保”的东吴人寿、承保广西“惠桂保”的国富人寿等。
除此之外,第三方运营平台也深度参与进来,比如平安医保科技、南京智慧医疗、思派健康、镁信、圆心惠保、因数健康、国药控股、轻松集团、新一站保险代理等。
从参保率来看,深圳和珠海比例最高。根据深圳医保局公开的信息,目前深圳惠民保类项目参保人数已超过700多万,参保率超过50%;截至7月31日,中国人寿的珠海惠民保“大爱无疆”项目2020年度累计参保69.6万人,占全市基本医保参保人36.20%,累计待遇支付3632人次,支付5311.04万元。其他城市参保率则在10%以内。
平安健康险医保创新事业部资深业务经理王浩向《国际金融报》记者介绍,平安健康险目前已直接、间接参与了深圳、上海、广州、杭州、南京、宁波等11个城市的惠民保类项目,惠及参保人群近千万。
与百万医疗有冲突?
关于惠民保和百万医疗两者的关系定位,一直备受争议。
“惠民保和百万医疗险并不冲突。”法国再保险北京分公司人寿及健康险高级市场精算师裴旭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两者都是政府相关文件中提到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他分析指出,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看,两者解决的是不同层次的问题。惠民保的定位是“普惠”、“补充”的概念,是在基本医保和大病医保之上,解决了医保范围内人们自付部分的保障,是在医保范围这个大圈之内解决医疗费用报销的问题,大概预估可以降低自付的医疗费用比例在10%左右。
百万医疗险相对来说重点更多的是在于突破了社保目录,像一些靶向药、昂贵进口药、进口器材等这些都给报销,而且也因为突破了社保目录,百万医疗险的保额限额更高,是再往上一个层次的补充。
裴旭补充称,虽然人群有重叠,但惠民保的普适性更强,很多投不了百万医疗的次标体和老年人都可以投惠民保。
“有了惠民保,基本没必要再买普通版百万医疗保险。”众托帮联合创始人龙格则认为,两者都是报销型商业医疗保险,从本质上来看是冲突的。
当然两者在保障范围、保障金额、起付线、报销比例等方面也有部分不同,大多惠民保产品在社保内和特药方面的最高保障金额为100万元,医保目录内赔付比例为70%至80%,免赔额2万元。
龙格同时提出,绝大多数惠民保项目中,政府部门只是站台背书,并没有深度参与,也直接影响了参保率。此外,惠民保推广时间仅1至2个月,推广时间有限,很多市民还没接触到。
“惠民保项目的理赔没有办法和社保一样对接医院数据和信息,市民还是要单独申请报销。大多特药服务意义价值也不大,建议提供更实在更实用的服务。”龙格直言。
赔穿概率大?
据业内人士透露,平安养老承保的深圳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运营五年至今亏损,且累计亏损额为亿元级水平。
那么,亏损为何还要做?
“能拥有几十万,上百万人投保,也能很好进行二次转化,推广其他相关保险产品。”上述业内人士称,相比赚钱,保险公司可能更加看重的是获客做二次转化、履行社会责任、维护地方政企关系等方面。
王浩则表示,公司参与初衷是为助力国家“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健康中国2030”等政策实现;联合各城市的政府部门实现政企合作,开展民生工程,让广大群众能够分享城市红利、以低廉价格补充自己的保障。
“对大公司来说,亏损带来的影响并不大,参与这类惠民项目的目的也不是赚钱。”在裴旭看来,保险公司参与惠民保类项目可以获得的保险宣传教育、社会责任等方面更多。但也因此,介入惠民保类项目的再保险公司比较少。
裴旭坦言,再保公司的利润来源相对比较单一,更多是来自于所谓的“死差”,即纯风险收益。而从风险角度评估看,惠民保类产品存在严重定价不足,而且基本没有核保,仅对几大类重大疾病做了除外的处理。
“但不排除,有些再保公司不以直接承接业务的方式参与,而是为保险公司提供一些风险咨询、管理建议、定价支持等方面的服务。”裴旭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